热线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新闻资讯

哀鸿遍野下,众泰、海马、力帆们的未来在哪里?

时间:2020/4/13 10:51:37     企业:欧洲机床与智能制造网

 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曾催生了大大小小无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甚至有很多品牌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就能卖的出去,有钱赚。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好日子到头了,大浪淘沙,总有些品牌将会消失。
而这次,我们要聊的是那些也曾在某些方面为人所熟知,但却并没有在市场好的时候找准定位,最终走向危机的品牌。譬如众泰、海马、力帆。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曾有过辉煌,如今没落的代表——海马汽车

海马,作为一家有着30年经验的老牌自主品牌,也曾经创造了福美来、普力马等热销车,但自从和马自达彻底拜拜之后,产品更新几乎也就停滞了,可以说是靠“缝缝补补”过日子。从2017年开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海马汽车亏损近15亿元。
翻开海马的历史不难发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内部分裂,多元业务导致其在车市寒冬中,率先尝到了苦果。
产品研发就不用多说了,想想你能记住的海马的车型,除了早年的福美来和普力马,也就是一个S5了吧,没有投入怎么开花结果?!
原本车型就不多的海马,还在2016年分裂为一汽海马和郑州海马,仅有的几款车被分到不同的生产基地车型、销售渠道还各自划分,导致海马汽车事实上的分裂,造成的后果可谓惊人。
也许,海马想要摆脱一汽,实现独立运营,逼不得已壮士断腕,但是在汽车还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却分散精力去做金融和房产,只能说这是自找的了。
也许海马没钱,需要资金做产品研发,而金融和房产也的确为海马汽车一度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也并没看有像样的产品被研发,反而是抽取了大量原本属于汽车的资金和精力,最终随着房地产业陷入大规模窥镜,小额贷款等业务相继暴雷,进入了一地鸡毛的窘境。
海马是真的没有钱做研发吗?如果不是他在2018年投资20余亿元,建设小鹏汽车的代工厂,我都信了。
兴也“山寨”,败也“山寨”的代表——众泰汽车

说到自主品牌,模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算现在如日中天的吉利、哈弗等哪一个没有模仿的经历,但是能把模仿做成一张名片的,也就只有众泰了。
众泰汽车早期凭借一时新鲜的“山寨”设计造足噱头,博得消费者关注,一时间“保时泰”的名头和“皮尺部”的段子把众泰推向了一个“伪高潮”,成功的步入了50万俱乐部。
还记得当初网上都调侃,今生能否买的起“兰博基尼”就看众泰的了,虽然这些让众泰变得“家喻户晓”,但是这名头却并不怎么好,曾有经销商向我吐槽,卖众泰的车,必须抓住客户看到实车心动的时候一锤定音,要是等客户回去考虑一下,十有八九就会流失。
为什么呢?众泰的“山寨”还是太初级,只抄袭外观,不搞技术研发。山寨大众,那套顺畅的双离合也要山寨过来;山寨奥迪,那套舒服的底盘也要山寨过来;山寨保时捷,水平对置那么高端也要山寨过来。当年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就是现在的丰田了。
中国最出名的“山寨”货是什么?莆田鞋,人家那“山寨”的,别说专柜都有可能打眼,质量也是没的说,甚至网上曾说莆田鞋的质量比原厂都要好。
众泰却没有领会到莆田鞋的精髓,外观设计模仿国际知名品牌,缺乏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不说,产品质量还不稳定,也让众泰透支了其品牌影响力。
从质量投诉网站上可以查到,消费者对于众泰汽车质量投诉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发动机漏油、变速箱故障、转向抖动、车身异响等故障频发,随着产品质量问题的频繁曝光,众泰的销量也一落千丈, 显然消费者都不愿意为一“山寨”的质量买单。
其他行业大佬,转行造车的代表——力帆汽车

说到模仿,还有一家也是一直靠着模仿蹒跚而行,只是却始终没有造出一款如众泰一样的爆款,这个车企就是力帆。
力帆当年做摩托的时候,那可是风光无限,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力帆摩托的研发能力也是一流的,各种荣誉也是拿到手软。
只是当力帆开始了造车之路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的光景。力帆的起步也是靠着抄袭,但是抄袭的对象要么偏小众,要么不够高大上,抄袭后还自己修改下造型,但是能力又不够,反而更显“山寨”。
如果说众泰的模仿,相当于A货,那力帆的模仿就类似于那些蹭牌子货的假货,让人一眼就看穿,而且还没法满足买“山寨”货的那种虚荣心,这你怎么能火的起来呢?
前面也说过,力帆造摩托的时候,技术力量还是强的,只是到了造车的时候,却总在一些老旧技术产品上耗费精力。2014年上市的力帆X50,搭载的那款自主研发的1.5L发动机,却是以上世纪90年代丰田公司开发的8A发动机为蓝本逆向而来,就这,其各项指标表现还如老8A发动机呢。
已然走到研发自主动力这一步,却只拿一些比较老旧的发动机来模仿,那能有什么前途,更别说什么DVVT、直喷等技术更复杂的发动机了。
曾经的摩托一哥,造车竟然沦为“透明人”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按说力帆也不至于缺钱,摩托车、房地产、乘用车出口、金融证券等行业都有涉猎,就连烧钱的赛车、足球也都看见力帆集团的身影,或许也正是业务太多,花钱的地方也多,才不愿意在汽车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上花费更多。
只是不做研发创新,就没有足够的产品力,也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撬动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这似乎让力帆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众泰、海马、力帆等一众车企,已经在中国车市最好的时候荒废了自己,未来的几年更是车市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如何把握市场做大新能源份额、抓住消费结构性调整的机会仍然是目前自主品牌车企当前最为关心、也最为棘手的问题。
消费升级是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主要增长逻辑,也许有人会说,自主品牌向上太难,即便是吉利、长城等也并没有说真的能媲美合资品牌的高度,何况他们了。
首先,消费升级,不要只盯着一线城市,他们已经开始从首购向复购增购/换购转变,这一阶段对于品牌和品质的要求的确更高,自主品牌还要时间。
但是三四线城市呢?他们的消费升级,是不是给自主品牌留下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第一次购车用户仍然占据较大比例,购车预算多集中在8万以下,价格敏感度高,喜欢大空间看上去有面子的车型。再者,在新的汽车下乡政策等刺激下正迎来换购/置换高峰,这部分消费者对于置换车型的品牌诉求不强,比较重视耐用性和高性价比。
消费人群的变化也会对产品需求带来大的变化,90后开始取代80后成为汽车消费中坚力量,而且这个速度增长的很快。90后的消费观念、购物偏好和80后、70后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追求个性化、驾驶体验、科技感,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拘泥于品牌,但也有着极强的价值认同感。
总体来说,消费升级留给车企的机会就在于市场向三四线城市靠拢,人群上向90后倾斜的趋势,而掌握了这一点,围绕更精准的目标人群制定差异化的品牌、产品、服务和营销体系,在未来的汽车市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自主品牌想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但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型基本都在燃油版基础上衍变而来,多数车型为迎合补贴政策,而牺牲了整体使用体验和驾驶性能,和同级别燃油车相比不具备任何竞争力,反而损害了市场和口碑。
新能源之路对任何一个车企来说,都是全新,即使国外老牌车企,优势也并没有像燃油车那么大,这的确给自主品牌留有机会,对于处于头部的自主品牌来说,较为宽裕的资金和技术储备,有机会在此一搏,比亚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对于前面说的众泰、海马、力帆这些企业来说呢,资金力量薄弱,技术储备几乎空白,机会在哪?合纵连横!
谁有钱?新兴的互联网车企,携资本优势大量杀入,但一没资质,二没工厂。二者互补,海马为小鹏做代工只是个初级合作,力帆和车和家的合作就相对要高级的多。
2018年底的时候,力帆出售了一张汽车牌照给“车和家”,换得了6.5亿的现金不说,还与车和家达成了六项合作协议,包括增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控制技术的研发成果共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成果共享、针对B端共享和网约车领域定制车型的研发成果共享、基于车联网应用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探讨和数据共享、车辆后市场服务模式的共同探讨和共享。
技术比资金更难解决,找谁要呢?双积分政策给了机会。

像是众泰,其实新能源起步较早,但产品大多集中于A00级上,没有太多技术可言,但在2017年的时候找到了福特,成立了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主的新合资企业,携手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方面合力开跑。
也许有人会说,福特现如今都自顾不暇了,何况在新能源上并没有太多的成绩。话分两说,新能源毕竟还算是新兴的道路,谁也没有垄断性的技术优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福特在智能科技和新能源方面还是有深厚的技术储备的。再者,双积分政策下,多一个合作伙伴,就多一些自由度,没见奥迪、宝马、丰田等都纷纷找了新的合作伙伴。
挑战是和机遇并存的,市场虽然留有一线生机,但如何把握却是关键。
之前我们也分析了,众泰、海马、力帆的问题,虽然各有各难,但在产品品质上差距十分明显,此问题不解决,即使一时打造出了爆款车,也会遭遇销量滑铁卢、甚至负面口碑缠身。
品质也不光体现在产品上,还有就是服务保障体系,这也是自主品牌重塑品牌,挽回形象重要的一点,消费者不怕你出点小问题,怕的是出问题后得不到满意的服务保障。
以往的自主品牌还习惯于“多生孩子好打架”,但其实,完善合理的车型规划和产品平台战略,才是能集中力量造成突破的机会。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又能降低成本,更高效的生产,这也是自主品牌所急需的。
一句话,凛冬将至,留给中国汽车的时间不多了,你能否坚持到春暖花开?

Copyright 2005 158J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邮件:bjsxzdh@126.com 京ICP备08002410号-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