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企业裁员、企业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而德国汽车业的裁员潮更是让人震惊。继德国汽车巨头大众集团宣布关闭部分工厂并启动大规模裁员,博世、舍弗勒和采埃孚等老牌零部件制造商也相继宣布裁员计划,将数千名员工纳入裁员名单。
根据慕尼黑伊福研究所(ifo)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大部分企业正在遭受自 2009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问题:订单不足。
然而,在这片阴云之下,一些德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隐形冠军”们,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根据德国知名咨询公司Munich Strategy和《Handelsblatt》联合发布的2024年“增长最快的100家中小企业”榜单,许多德国中小企业凭借创新和客户导向的经营模式在低迷经济环境中表现强劲。特别是在电子、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据统计,前100强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长率为13%,明显高于整体中小企业的6.4%,也高于DAX指数公司的增长率。
正如Munich Strategy的首席执行官Sebastian Theopold所言:“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多重危机的时代,企业现在必须对此进行战略性应对。”只有那些秉持清晰规划的企业,才能逃脱潜在的负面螺旋。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在创新、灵活性、客户关系管理和全球视野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正是这些因素促使它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创新和客户导向
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在如此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在创新上的投入和对市场变化的迅速适应能力。
与巨型跨国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时更加灵活。
例如,Aixtron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全球电气化和数字化趋势的需求。
Aixtron专门研发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沉积设备,使其客户能够生产超薄材料层,从而支持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对高效能电子元件的需求。
为了应对未来的技术需求,Aixtron正投资1亿欧元建设一座新的研发中心,其中包括1000平方米的无尘室空间,用于与客户共同开发新一代设备。这种前瞻性的研发投入不仅强化了Aixtron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让其成为应对行业变革的领导者。
此外,Puls公司通过收购无线充电初创企业Wiferion,进一步扩展了自身的产品组合,顺应了工业和物流领域对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Wiferion的无线充电技术为Puls在工业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使得仓储设备和自动引导车辆(AGV)能够在不中断作业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充电。此举不仅提升了客户运营的效率,还展示了Puls在响应客户需求和行业趋势方面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深耕细分市场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深耕细作,成为特定领域的“隐形冠军”。与多元化布局的大企业不同,这些中小企业通常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凭借专业知识和技术积累,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位置,为国际市场提供无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例如,IC-Haus在工业混合信号芯片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基础,专注于为自动化、传感和控制系统等工业应用提供高精度的芯片解决方案。IC-Haus不断优化芯片性能,以满足制造业和工业自动化对精准控制和数据处理的严格要求,使其在高需求、高门槛的工业芯片市场中建立了稳固的地位。
此外,Elmos公司深耕汽车电子领域,专注于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混合信号半导体解决方案。Elmos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超声波传感、距离测量以及电控刹车等关键系统,支持汽车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公司数据,全球销售的每辆新车平均搭载八个Elmos的半导体元件。这种专注和深耕让Elmos在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
从产品转向服务
德国许多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正逐渐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型,研发出与产品配套的软件和服务,以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种模式转型使它们不仅依赖产品销售,还能以服务与软件支持为国际市场增加附加值。
Iba AG便是一个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作为一家专注于钢铁和金属行业测量系统的公司,Iba AG不仅提供硬件测量设备,还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自动化解决方案。该公司开发的软件能够帮助客户实时监控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这种服务模式,Iba AG不仅仅是设备供应商,更成为客户生产流程优化的长期合作伙伴,使其在钢铁和金属行业的价值链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100家德国未来科技“隐形冠军”
自2017年以来,德国工业智库通过在德国的深入调研与采访,对这类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度分析,精心整理了100家极具潜力的德国制造业科技企业的详细信息。
这些企业专注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并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高度关注。这些企业具有如下的特点:
技术成熟度高
这些德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已通过验证,不仅具备技术可靠性,而且在欧洲市场中有着丰富的实际应用积累。这些技术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德国及欧洲市场上已获得广泛认可,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极强的技术专业性
这些未来”隐形冠军“专注于特定技术领域,深耕细分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技术经验。这种专注使得企业在技术上具有独到优势,能够提供高专业水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不断创新,满足行业内的高端需求。
明确的市场需求
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聚焦于解决特定市场中的实际问题和痛点,紧贴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导向的产品开发方式确保了技术应用的实际价值,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国际合作与全球化
尽管团队规模精简,但这些企业具备国际化视野,积极参与全球合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它们对中国市场兴趣浓厚,并愿意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入的技术和市场合作。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为企业提供了全球发展的机遇。
100家德国制造“专精特新”科技企业
创新能力强
多数企业起源于德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与实验设施,并通过知识网络共享前沿技术成果。高校的科研支撑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始终保持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具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
小而精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执行效率和专业水准上表现出色。团队精简而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专注于特定方向并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输出还是市场表现,都体现了“小而精”的特质,即专注于细分领域,提供独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中德制造业:最佳合作窗口期
未来五年,将有大量的德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走向全球化。这批绝大多数从高校和科研机构走出来的青年企业,具有极强的技术专业性以及明确的市场需求。
而在如今强调分工协作的全球科技生态体系中,中国将在价值链条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复杂产品的、大规模、开放制造能力的国家,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支持创新的市场。
为什么现在是最佳时机?
协同效应:德国在相关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工业技术,而中国在工业应用、规模化生产和快速迭代方面展现了巨大的能力,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
市场机遇: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技术需求巨大,尤其是在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设备和AI赋能制造等方面。
内生动力:德国企业通过在欧洲市场的多年扩展,已经具备了应对全球市场复杂性的能力和经验。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创新环境:中国市场的创新环境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快速验证其产品、加速商业化的绝佳机会。这种活力和开放性,使得中国成为高科技企业寻求合作和拓展业务的理想市场。
可持续发展:中德两国都在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德国在绿色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也在推动节能技术的发展,两国的合作将加速推动智能制造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