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热传,名为《日本的宿命是泰国》,作者认为,日本随着制造业(家电、半导体、电子、造船、汽车……)一个接一个衰败下去,新兴产业一个都没赶上趟,本身资源贫乏,会逐渐像泰国一样,靠很多特殊产业吸引游客赚钱。
逻辑没多大问题,但从地理角度,这种观点反而高估了日本。日本的资源禀赋太糟糕,宿命可能还不如泰国。
▲墨卡托投影地图会夸大高纬度地区的面积,实际上日本比泰国小得多。
第一,日本比泰国小得多,需养活的人口反而多得多。 日本由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4个大岛和无数小岛组成,土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云南省;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土地面积达51.3万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日本有大约1.24亿人口,泰国有大约7170万。日本土地比泰国小26%,人口反而多了73%!而且日本比泰国冷,冷地方食量需求大?
第二,土地质量和物产,日本与泰国更是天差地别。 雪上加霜的是,泰国50%以上的土地是平原,另一半是山地和高原;日本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占比小,而且分散。 由于总面积叠加地形原因,日本的耕地面积只有6500万亩,泰国耕地面积大约2.25亿亩,是日本的三倍多,独享完整的湄南河平原。
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更充足,水稻熟得快;日本纬度高,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为辅。 这些因素综合下来,泰国这地方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一年粮食产量3000万吨,本国人口不多,根本吃不完,是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仅次于印度;
而日本粮食产量只有1100万吨,人口那么庞大,自给率不到40%,如果产业崩了,在国际市场赚不到科技和加工的差价,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更不要说蔬菜、水果之类了,热带植物繁茂,泰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稻米、甘蔗、木薯、玉米、椰子、香蕉、榴莲,种类繁多,产量也很大。
日本反过来,水果、蔬菜自给率和粮食差不多,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第三,其他自然资源日本也很匮乏 日本除了岛国延伸的海洋面积大,渔业资源丰富,以及森林资源、水资源之外,石油天然气等等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非常匮乏。 泰国虽然说不上大宗资源非常丰富,比日本还是好得多的,有一定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还有不少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例如锡矿储量世界第一,盛产橡胶。
▲泰国连位置也好,处在东亚和南亚之间,两面临海,还有挖通地峡运河的想象力。
第四,日本自然灾害太多,风险极大。 日本列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山体高大挺拔,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东面日本海沟平均深度6000多米,等于说日本人生活在西太平洋落差6000多米到14000多米不等的、世界最高的悬崖顶端! 日本国土面积只占全球的0.28%,却承包了全球10%的地震和7%~10%的火山活动,还经常伴随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有台风、暴雨、洪涝一样都不少。泰国地质比较稳定,除了季风气候常见的水旱灾害,其他基本没有。
▲日本大城市在三湾一海地带,人口非常集中,直面太平洋外海,深邃的海沟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在历史上富裕的时间很短暂,近代工业化过程中都还组织数十万女性下南洋或到中国卖chun贴补国内(电影《望乡》就讲了其中的故事),男的抢,女的卖,都是对外获取,国内资源实在太匮乏。
日本恢复到历史中的常态,不会接近泰国,反而更可能靠近面积、地形、人口、地质灾害相似的菲律宾。
其实,亚洲东部一串多山的岛屿和半岛,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等等,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比大陆上落后得多才是常态。
原因都差不多,土地狭小,物产贫瘠,资源缺乏,近代在技术变革和历史变迁中抢得先机不是常态,人胜不了天,地理可能也是一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