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新闻资讯

德国通快退出增材制造业务,一场时代缩影式的企业“抽身”

时间:2025/7/14 9:40:29     企业:欧洲机床与智能制造网

 2025年7月初,德国工业巨头通快TRUMPF正式宣布出售其金属增材制造业务(包括Laser Metal Fusion和Powder Bed Fusion技术),接盘方是由DUBAG Group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LEO III Fund。

这笔交易也意味着,TRUMPF成为近年来又一家悄然退出增材制造领域的大型工业企业。

从先锋到“脱身者”

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传统强者,TRUMPF在激光和钣金设备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2024年营收高达52亿欧元,员工逾1.9万人。

其涉足3D打印业务可追溯至上世纪末,但在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布局则始于2010年代中后期。

2017年,TRUMPF收购了意大利SISMA公司的部分股份,拓展了在首饰和牙科应用方面的技术储备,并陆续推出“TruPrint”系列系统,进军航空、医疗等高端制造领域。

然而,与其在主业上的强势不同,TRUMPF在3D打印领域的表现一直较为温和,更多作为一种“战略性探索”存在——投入不足、市场营销不积极、增速有限,营收占比几近于“财务报表看不见的边缘地带”。这段“在场但不强势”的岁月终在2025年画上句号。

 

私募基金接盘

根据交易方案,DUBAG集团旗下LEO III Fund将收购TRUMPF的全部增材制造资产,包含意大利Schio的研发与生产中心、德国Ditzingen总部,以及美国Plymouth的业务团队。新公司将总部设于Schio,并在未来几个月逐步过渡为新的品牌与体系。目前的“TRUMPF”和“TruPrint”品牌仍将短期内继续使用以确保业务过渡的平稳。

DUBAG方面表示,其目标是打造一个更加灵活、高效、专注的工业金属3D打印公司,重点服务航空航天、医疗、牙科和工业制造领域客户,不仅提供设备,还包含应用咨询、工艺开发、自动化与产线集成服务。

 

为什么TRUMPF会退出?

对于这样一家百年企业而言,退出并不意味着技术失败,而是一种资源再配置的理性选择。

首先,增材制造仍处在商业化探索阶段,尤其是金属打印领域,其市场体量相对于TRUMPF的传统业务而言仍过于微小,且难以在短期内产生财务上可观的回报。

其次,TRUMPF虽拥有先进的技术积累,但未能形成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其销售网络、营销力度与如EOS、SLM Solutions、3D Systems等纯AM企业相比显得保守。

再者,大公司天然具有“创新悖论”——AM项目虽然战略重要,但财务部门很难为一个始终亏损且体量极小的事业部持续背书。最终,新CEO、新高层、新一轮战略审视的结果是:放手。

正如不少业内评论者所言:“当一家非纯AM玩家退出市场时,问题往往不在技术,而在组织结构和盈利期望上。”

 

下一步,私募基金能撑起这盘棋吗?

这笔交易也释放出另一个信号:私募基金对于AM产业的兴趣正在升温。相比传统工业巨头,私募基金运作更加灵活,容忍度更高,能够围绕单一业务线进行深度优化——精简流程、明确战略、推进市场细分,或许更适合当前尚未规模化的3D打印领域。

但风险也非常现实:金属增材制造赛道竞争者众多,全球有EOS、Nikon SLM、3D Systems、Velo3D等强敌,中国市场更是涌现出铂力特、华曙高科、汉邦等技术+本地化优势并存的企业。新公司能否快速形成差异化、守住技术壁垒与客户信任,是其真正“活下来”的关键。(咨询3D打印机:135 2207 9385)

 

航天3D打印点评

通快TRUMPF的退出并非孤例。过去数年中,多个传统制造巨头(如GE、Renishaw)都不同程度地调整了其AM战略。在高增长预期和现实盈利困境之间,越来越多企业不得不承认:这项“看起来很未来”的技术,还没能在财务报表上证明它的价值。

也许这正是增材制造产业必须经历的一道门槛。只有经历资本冷静、战略分化之后,那些真正找到产品定位、盈利模式、工程闭环的玩家,才会成为新一轮产业周期中的主角。

TRUMPF离开了。但一个新的公司站了出来。增材制造,并未结束,只是进入了下一阶段。

 

Copyright 2005 158J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邮件:bjsxzdh@126.com 京ICP备08002410号-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