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新闻资讯

德国机械制造业订单暴跌19%:出口下跌,产业结构危机

时间:2025/11/14 10:02:03     企业:欧洲机床与智能制造网

 今年9月,德国机械制造业再度传来坏消息。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最新数据,机械行业的订单量同比暴跌19%,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

长期以来,机械制造被视为德国“隐形冠军”产业的核心,这一出口导向型行业正陷入持续的订单荒与结构性困境。


需求断层:订单暴跌
全球制造业需求普遍萎缩
订单滑坡不仅是周期性波动,而是“全球性需求疲软、贸易壁垒加剧与国内投资停滞”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过去两年,全球高通胀、利率上升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削弱制造业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械设备投资同比仅增长1.2%,远低于疫情前5%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的采购活动疲软。美国制造业指数则在8月份降至47.5,显示投资信心仍处低谷。


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阻断出口路径
德国机械行业出口依赖度高达近80%。然而,美国对欧洲机械设备加征的301关税清单扩展、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例如反补贴调查)、以及对俄罗斯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限制,都使传统出口市场受阻。
9月份来自国外的新订单暴跌24%,其中来自非欧盟地区的下降最为严重。


国内投资信心不足与政策滞后
德国本土订单下降5%,暴露出企业投资动力的系统性减弱。能源价格高企、基础设施老化、官僚程序复杂、以及政治不确定性(如预算削减争论)共同压制了企业扩产与设备更新的意愿。
生产萎缩与就业承压:结构性问题显现
VDMA预测,2025年行业产出将下降约5%,而产能利用率自年初以来持续徘徊在77%以下。这意味着德国机械制造业正面临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显著的产能闲置期。


企业信心脆弱,六成企业预期维持或缩减规模
在10月初的VDMA企业调查中,877家受访企业中有55%计划维持现有规模,但26%预计将不得不削减人手。企业普遍采取防御姿态,等待政策与需求回暖。
目前,机械制造业共有约120万人就业,其中逾100万人在中大型企业中工作。若订单低迷持续到2025年底,可能会出现“可观的人员调整潮”。


“高成本+低增长”困局
德国制造业的能源成本是美国的2倍、法国的1.4倍。再加上欧盟的碳排放成本(ETS II机制预计从2027年起覆盖更多工业领域),德国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被系统性削弱。(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多方博弈,故意为之的结果)
此外,劳动力短缺导致企业在数字化与自动化转型上的投入推迟,形成“投资惯性”。数据显示,德国机械企业的平均设备更新周期已超过11年,较2010年延长两年。


中小企业(Mittelstand)首当其冲
机械制造业中超九成企业为家族或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弹性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那些以出口为主的利基市场玩家(如精密机床、工业泵等),在订单骤减下更容易陷入现金流紧张。
预估2025年底将有约8%中小机械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其中部分可能通过裁员或并购求生。德国制造的“再定位”之路


尽管形势严峻,业内仍在探索几条可能的出路:
欧洲内部市场的再激活
德国机械企业正重新评估欧洲市场的重要性,尤其是东欧、中东欧地区。波兰、捷克、匈牙利的制造业投资正在恢复,成为替代性增长点。
同时,欧盟推动的《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预计将在带来更多本地化生产项目,这或能拉动部分机械设备需求。
氢能、半导体与再工业化设备
随着欧洲能源结构调整和半导体本地化建设,氢能设备、晶圆厂生产线机械、以及回收与循环制造设备等领域成为增长亮点。
西门子能源、通快(Trumpf)、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等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预测到2027年这些新兴细分市场可能占行业营收的15%。


数字化与供应链转型加速
面对劳动力短缺与成本压力,企业正加速采用工业物联网(IIoT)、数字孪生与AI预测维护系统,以提升设备利用率与售后服务效率。同时,供应链回流与多元化成为战略重点。


德国机械制造的“中场重启”
德国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政策端简化投资审批、加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能耗税负。产业端推动创新生态,从单纯设备出口转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区域制造+本地服务的模式重构供应链网络。
这场“订单寒冬”或许将持续至2026年中,迫使德国制造业正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

Copyright 2005 158J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邮件:bjsxzdh@126.com 京ICP备08002410号-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