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尼得科机床(Nidec)正处于近年来最为关键的阶段。
2025年4—9月期,公司合并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2.5%,仅为211亿日元;原先在7月公布为增益的4—6月期,也被修正为264亿日元的营业赤字。
与此同时,围绕不当会计的第三方调查持续推进,东京证券交易所已将尼得科列入“特别注意銘柄”。
这一系列事态使公司面临“治理体系重塑”与“增长结构再设计”两条并行而艰巨的任务。
1|利润骤降的核心原因:车载业务一次性损失高达876亿日元
尼得科机床在上半年营业利润显著下滑,主要系车载业务集中计入了大额损失。
包括:
E-Axle(电驱动系统)相关非金融资产减值
逆变器相关合同损失准备金
与EV零部件供应商的和解金及求偿债务(约195亿日元)
相关损失合计约876亿日元。
尽管BESS、电池储能及数据中心业务保持增长,但规模不足以抵消车载领域的结构性压力。
这一表现凸显出尼得科在电动化业务布局中面临的“资产与合同质量问题”,并对未来盈利能力形成压制。
2|调查范围扩大:治理与流程层面的系统性隐患
尼得科机床目前正接受第三方委员会的独立调查,重点包括:
尼得科技术马达中国子公司的采购一次性费用处理疑义
母公司及多家集团公司可能存在的其他不当会计处理
从公司公开的信息判断,调查难以在年内完成。
尼得科也已提示,调查结果可能对未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岸田光哉社长在发布会上表示:
“短期业绩导向的文化需要根本性的修正,必须回归‘正确去做’的价值基准。”
这表明问题并非个别事件,而是横跨组织文化、评价体系与会计流程的系统性矛盾。
3|监管介入后的内部重构:改善计划将在2026年1月公布
东京证券交易所对尼得科提出了内部管理体制缺陷的警示,并要求公司制定改善方案。
尼得科机床的应对包括:
2026年1月向交易所提交治理改善计划与进度报告
根据第三方调查结果持续修订
强化会计处理程序与内部控制体系的透明度
与此同时,公司成立了由社长担任主席的“尼得科再生委员会”,下设:
财务与会计
治理
人事制度
组织文化
等7个分科会。
其核心目标是在制度层面构建可持续、不可被个人判断左右的治理体系。
4|中期战略的再评估:原有假设面临重写
尼得科机床此前提出的中期经营计划“Conversion 2027”,目标包括:
2027年度营收:2.9万亿日元
营业利益:3500亿日元
然而,在本次减损及调查影响下,这一计划的核心假设正面临重写。
公司2025年3月期的实际业绩为:
营收:2.6071万亿日元
营业利益:2402亿日元
此次车载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使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增长引擎显露出更深层的挑战。
5|增长重塑的三条路径:液冷、AI马达、机床业务
在增长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尼得科正聚焦于车载之外的三大方向。
(1)AI与数据中心液冷:联想合作带来产业化契机
尼得科机床正在加速布局数据中心液冷模块业务,通过:
尼得科CDU(冷却液分配装置)
联想Neptune液冷技术
共同推动AI服务器的液冷化普及。
随着AI算力密度持续提升,液冷需求呈现结构性上升趋势。
(2)AI时代的高性能马达需求上升
尼得科在HDD马达以外,正强化:
高速回转马达
高耐久工业马达
精密伺服与控制技术
这些产品与AI基础设施的扩张高度相关,属于未来五年最具成长性的细分领域。
(3)机床业务:目标2030年营收6000亿日元
尽管撤回对牧野フライ斯的TOB,尼得科仍坚持:
2030年实现6000亿日元机床营收(较23年度增长约5倍)
推进从“单机销售”向“整线解决方案”扩展
在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机床事业已成为公司实现增长多元化的重要支柱。
咨询机床:135 2207 9385
6|从“高速执行”到“治理优先”:尼得科能否完成组织升级?
长期以来,尼得科依靠“高速执行、结果导向”的管理风格迅速扩张。然而,随着组织规模扩张,这种风格在内部控制、会计流程和评价制度中出现了新的风险。
尼得科机床要实现重塑,关键在于:
治理体系与会计流程的全面规范化
组织文化的“降压”与可持续化
利润结构的多元化(液冷/AI马达/机床)
中期战略的现实化与再校准
【结语】
未来6—12个月,将成为尼得科治理体系与增长路径能否实现重塑的关键窗口。
公司能否:
通过第三方调查恢复市场信任
处理车载业务中暴露的结构性矛盾
在液冷、AI马达、机床业务中形成新增长曲线
将决定尼得科能否真正完成从“高速增长型企业”向“治理驱动型企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