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亚洲防务》的文章,最近在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文章直截了当抛出一个震撼结论:中国正在研制一种“划时代”的空空导弹,射程800公里,重点不是打战斗机,是专门用来猎杀预警机的!
一、“打谁不重要,打掉你脑子最重要”
在过去,大家打空战,主角都是那些个战斗机,F-22、歼-20、阵风、苏-35,一上来先拼机动、拼雷达、拼导弹。但是现在不同了。到了今天,空战早就不是“单挑”那一套了。
真刀真枪拼的,是谁背后有“眼睛”和“大脑”。
这“眼睛”和“大脑”是啥?——预警机。
现在但凡打场像样的空战,前线战斗机都是听“调度”的:谁在左翼、谁在潜伏、谁来制导导弹,全靠预警机在背后发号施令。就像打篮球,预警机就是那个穿西装、在场边指挥战术的主教练,没它,全队一盘散沙。
所以啊,谁能第一时间把对方的预警机干掉,谁就等于一锤子敲晕了敌军全队。
二、外媒爆料:中国这回是奔着一锤定音去的
据说,中国这个正在秘密研制的导弹,代号“霹雳XX”(你要说是霹雳22还是霹雳26,我也不知道,官方还没公布),是专门为这个目标而生的。
800公里射程!什么概念?美国E-3预警机探测半径才500公里左右,意思就是——敌人还没看到我,我的导弹已经在路上了。
这可不是“炫技”,这是战略。
在未来的空中博弈里,谁先消灭对方的预警机,谁就夺下了制信息权,而制信息权=制空权。
就像下棋,棋还没开局,你的棋盘就被掀了,那你还怎么下?
三、“大剑”不是谁都能铸,这技术可不简单
别看导弹从外形上就一根“铁棍”,但你要真想搞一个能飞800公里、还高速变轨、精准打击的空空导弹,那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
第一,得飞得远,那就得有更大的弹体、更高能的燃料。可弹体太大,战机挂不下咋办?歼-20的弹舱都快装不进了。
第二,得飞得快。现在这导弹追求的是“高超音速”,换句话说,就是以超过5倍音速穿透防线。这速度下,导弹壳体表面温度能烧红,材料不行直接化了。
第三,更关键的,是导引制导。飞得快、飞得远,不难,但你得知道打哪、什么时候打,目标变轨怎么办?预警机不傻啊,它一看你来导弹早溜了。这时候,靠得就是全程动态制导和数据链支持。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发导弹的事儿,是一整个体系支撑:空警-3000探测,战机发射,中继平台制导,末段导弹自动寻的。
一条“现代空战杀链”,中国现在能搞得出来,真不是吹的。
四、为什么西方开始慌了?
他们不怕你有导弹,他们怕的是你真的能用这个导弹干掉他们最值钱的家伙——预警机。
美国的F-22也好,F-35也罢,战斗机再先进,它离了预警机就是个瞎子。现在,中国不再追着你打,是在策应猎杀你的“信息指挥中枢”。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信息化空战的“断头行动”。
而且从外媒的口风来看,这东西不是纸上谈兵,是已经进入“接近装备”的阶段。就是说,量产可能已经在路上。
五、隐喻背后:中国的战略信号
这枚“霹雳XX”导弹,表面看是打飞机,背后释放的信号却很清晰:
咱们中国不是只会搞防守、搞防空,咱们也开始搞“压制性战略进攻”了。你敢架起预警机指挥战斗,那我就先灭掉你指挥所。
过去十年,咱们一步步搞出歼-20、空警-500、空警-3000、无侦-7,现在这枚超远程猎杀弹一上,整个“制信息体系”拼图,啪——一下就补齐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战斗机能看到的,是眼前的敌人;预警机能看到的,是整个战场;而能打掉预警机的导弹,才是真正改变战场规则的角色。
当你意识到对方的“眼睛”随时会在800公里外被击瞎,那你根本不敢抬头。
这就是空战新时代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