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新闻资讯

奔驰CEO哀叹:电车比燃油车还便宜,确实反常!我们只能力争熬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结束

时间:2025/8/27 9:26:53     企业:欧洲机床与智能制造网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汽车产业,那些曾在燃油车时代稳坐神坛的百年豪华车企,为何突然显得如此力不从心?它们引以为傲的品牌积淀与技术壁垒,在电动化转型中为何屡屡失效?

奔驰CEO康林松的哀叹或许能给出部分答案。他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直言,中国车市的竞争如同 “达尔文式” 的适者生存,上百家车企混战的降价促销之风,面临着烧钱和品牌价值的降低,影响了处于金字塔尖端的品牌,比如奔驰!正让所有参与者深受其害。 

这番话不仅道尽了奔驰的无奈,更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集体焦虑。

从业绩数据来看,奔驰的困境相当吓人。2025 年二季度,奔驰全球销量下降 9%,中国市场跌幅更是高达 19%,仅售出约 14 万辆车;集团总营收同比下滑 9%,纯电动汽车业务销量大跌 24%,仅 3.5 万辆。盈利层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 27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61 亿美元近乎腰斩。

曾经象征着 “成功与尊贵” 的三叉星徽,在新能源赛道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奔驰的挣扎,很大程度上源于战略上的滞后。

早期依赖 “油改电” 路线,使得其电动车型在续航、智能化等核心领域难以与中国原生纯电车型抗衡。主力车型 EQE SUV 上半年累计销量仅 1560 辆,同比暴跌 78.69%,6 月单月销量更是跌至 219 辆,与其 47.8 万 - 62.7 万元的定价形成刺眼反差。

当中国品牌在 30-50 万元区间凭借精准的用户需求洞察和快速迭代的技术持续发力时,奔驰却陷入了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尴尬境地 —— 降价至 16-20 万元区间的 EQA、EQB 虽试图以价换量,却严重稀释了百年积累的品牌溢价,陷入 “降价损品牌,不降价失市场” 的恶性循环。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新能源时代的竞争逻辑已彻底改变。

传统豪华车企引以为傲的机械素质、底盘调校等优势,在电池能量密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新赛道前黯然失色。

而中国新能源品牌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实现自主掌控,形成了 “技术迭代快、成本控制强” 的灵活打法,奔驰的 “豪华叙事” 显得越来越苍白。

康林松强调 “不想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份额”,主张专注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这看似坚守品牌初心,实则暴露了转型的被动。

在 MB.EA 纯电平台车型量产延迟、MB.OS 智能系统开发滞后的现实下,所谓的 “创新” 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

而中国市场的残酷竞争已不允许 “慢慢来”—— 上半年宝马在华电动车渗透率不足 20%,远低于行业 44.3% 的平均水平;奥迪纯电动车型销量仅 7897 辆,同比下滑近三成,传统豪华阵营的集体疲软已成不争事实。

无数的 BBA 经销商转头改标加入了鸿蒙智行就是最好佐证!

 

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产业变革,有网友调侃:“我们或许正在见证百年汽车行业的‘诺基亚时刻’。” 

当年诺基亚凭借坚固耐用的功能机称霸市场,却因错失智能手机浪潮迅速陨落;如今的奔驰作为全球汽车开创者、传统豪华车企,是否会重蹈覆辙?

当中国新能源品牌以 “颠覆者” 姿态改写游戏规则,当年轻消费者更愿为智能体验而非品牌历史买单,这些百年巨头若不能打破路径依赖,真正以 “归零” 心态拥抱变革,或许真的会在时代浪潮中,从 “标杆” 沦为 “传说”。

Copyright 2005 158J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邮件:bjsxzdh@126.com 京ICP备08002410号-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