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新闻资讯

美国突施钢铁关税,日本机床业陷入“加倍重压”

时间:2025/9/23 9:36:04     企业:欧洲机床与智能制造网

 ——美方将加工中心纳入钢铁派生品追加关税,供应链与定价策略受考验

日本机床行业再度陷入波澜。7月末,日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双方对部分制造品征收15%的“相互关税”,这一措施已让企业叫苦不迭。然而,8月18日起,美国又将钢铁派生品的追加关税提高至50%,并意外地把加工中心(MC)纳入征税范围。业内人士形容,这无异于“一场后出先赢的游戏”,对行业的打击不小。

根据规定,追加关税的计算方式取决于产品中钢材的比例及采购价格。以一台售价1000万日元的加工中心为例,如果钢材占比10%,则需缴纳50万日元的钢铁关税,再加上其余部分的15%相互关税135万日元,合计185万日元,整体成本比仅有相互关税时增加23%。问题在于,实际操作中难以精准测算。机床厂商通常从众多供应商处采购部件,要逐一掌握钢材比例与原价几乎不可能。业内预料,不少企业不得不“高估钢材含量”以申报,导致关税负担进一步加重。

冲击已经传导至物流一线。部分企业的加工中心已运抵美国港口,通关前却必须重新计算钢材使用量并补报关税,不仅程序复杂,还可能引发延误与额外成本。虽然目前车床、磨床、放电加工机等机种暂未列入名单,但美国当局已暗示可能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行业普遍心存忧虑。

面对压力,厂商的应对方式不尽相同。一些大型企业尝试将新增关税作为“附加费”(surcharge)转嫁给美国客户,但并非所有客户都愿意接受,结果只能部分自行消化。同时,若能证明使用的是在美国境内熔炼加工的钢材,或许可获得豁免,因此不少企业加快推进供应链透明化与原材料采购地调整。部分制造商甚至考虑在设计阶段减少钢材使用比例,或采用非铁金属替代,以降低风险。

日本政府与行业协会已向美方提出交涉,要求说明为何将加工中心列为派生品,并呼吁明确计算标准,同时寻求排除或豁免。然而在短期内,企业唯有自力梳理钢材用量、调整价格策略,方能渡过难关。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在真正的解决方案出现之前,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坚持。”

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不仅是一笔额外成本,更是对企业全球战略的全面冲击。它迫使日本机床行业重新审视与客户的合同模式、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设计。对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而言,这已不再是单纯的税负问题,而是关乎未来竞争力的考验。

Copyright 2005 158J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82-1006-2835、159-1097-4236
邮件:bjsxzdh@126.com 京ICP备08002410号-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34号